柳瑕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合拍小说网hepaida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李响跟着父亲来到修内司官窑时,还是被眼前规模庞大的窑场所震惊了1

在高不过百米的丘陵上,遍布着十几个窑炉,这些窑炉都是倚山而建,就好像一条条长龙盘踞在山坡上,在山坡下,有一大片工场,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不少陶工忙碌的身影。

这场面真是令李想震惊了,没想到这宋代的官窑,竟然规模如此庞大。

可是,朝廷既然拥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为什么还要派遣官员在龙泉等地监烧“供器”呢?现在李响猜到了大致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临安本地的瓷土资源并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业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是很强的。

从现在父亲督造这批青瓷茶盏残品率几乎近百分之百来看,临安的瓷土确实质量不行了,南宋官窑器的胎质比较疏松,易破碎,还有开片,所谓“无片不成官”,开片是南宋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但无论是冰裂纹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则美矣,却不实用,试想,将满是开片的瓷器当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卫生问题。就像茶盏,喝茶之后留下的茶垢,如果是有开片就不太好清洗,所以这批茶盏是要求不能产生裂纹的。

南宋时,这种茶盏的造型,酷似一个覆转过来的斗签,所以人们称其为“斗笠”,其特征主要是:口径、底径的比例,比五代斜壁碗的口径、底径的比例均有所增大,造型比五代的斜壁碗更为秀气,更为挺拔,更为轻盈,更为潇洒。

但它却存在这样几个缺点:一是碗的口大、底小、身高、壁斜,占据的空间较多,致碗的容量相应减少。二是碗的圈足过小,重心不够稳。三是口与底之间的距离过大,端拿不方便。南宋茶盏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造型呢?

这大概是为适应当时人们饮茶的需要。宋代茶叶的加工方式、饮茶习惯都和后世不同。后世人们多把茶叶制成丝状或片状,饮前用沸水将茶叶泡开,饮时只饮其汁而弃其叶。而宋时人们在饮茶前喜将龙脑、膏或将枸杞泥、绿豆、炒米、芝麻、川椒、山药加进茶叶中,混合碾碎,或烹或煮,饮时将茶汁、茶末一道吃掉。

为适应这种饮茶习惯,陶工们才设计出了那种撇口、斜壁、小底式样的瓷碗。用这种式样的瓷碗饮碾茶,能够收到易干不留渣之效。假如宋人使用后世流行的那种底径较大、器壁较直的茶杯饮碾茶,那么茶末就会粘在内壁而不易倾倒干净,就不可能收到“易干不留渣”之效了。北宋时期出现的这种瓷器,一直延至南宋仍在生产。

与官窑相比,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缜密坚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洁不开片,既美观又实用。当然,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就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体。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不过,官窑却不太考虑成本和产量,最重要的是质量!如果烧制不出宫内需要的精品瓷器,那就是失败的!要知道这可是在古代,所谓伴君如伴虎,搞不好皇帝一个不高兴,掉官帽都是轻的,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全家流放,杀头都有可能!

李响估摸着,官窑的占地面积,不下两三百亩之巨,在这片工场的中央,有片青瓦红墙的房子,大约就是官窑的“行政办公楼”吧!

李康呵呵笑道:“响儿,这是你第一次到这儿来,就让为父带你好好参观一下吧!今天也是最后一次烧制宫里要的青瓷茶盏了,要是再不成功,为父大概就得脱掉这身官服,沦为普通老百姓了,响儿,你会怪为父吗?”

李响摇头,认真地看着父亲道:“父亲,我保证这次一定会成功!而且,即使是您丢了官,孩儿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父亲是一个好官,更是一个好父亲!”

听到儿子说出如此令他宽怀的话,李康也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说得好!咱们走吧!”

整座官窑衙门坐西朝东,大门两侧各耸立着一只一米多高的汉白玉大理石狮子,一进门儿,先是一个高高的四合院儿,天井似的院子,正对着大门有一个五角亭子,亭子的五根柱子、台阶及亭子里的圆桌、石鼓均为汉白玉大理石制成,亭子两侧各有一个由乌龟驮着的一米多宽四五米高的汉白玉大石碑。

四面围墙厚实的青砖一块抵得上四块后世的红砖大。屋顶青色的厚厚瓦片如黑鱼的鳞片在灯光下闪烁着幽幽的光泽,高高翘着的屋檐雕刻着精美花鸟图案,尽显庄严与华美。

大门边有兵丁把守,看见李康大步走来,兵丁们也是连忙行礼。

本来,这修内司官窑,其实是两家衙门合在一起的,除了李康是提举修内司的监丞,负责督造官窑瓷器,还有一位御前内辖司派来的监丞刘轩。

实际上,官窑的陶工是隶属于御前内辖司,不过由于官窑是建立在修内司营内,再加上修内司的许多兵丁也在官窑服役,这样一来,实际上修内司官窑就是由两个同极的机构在管理。

自然,这两个机构发生的摩擦也是不小的!而两位监丞大人,平素里也是面和心不和,那刘轩早就盼着李康出事,这次宫里要的那一批青瓷茶盏,是由李康负责的,所以连续烧造失败,那刘轩早在一边看笑话呢。

刘轩自然是乐得看到李康失败,那样的话他将少一个强大的对手,说不定到时候整个官窑都会落入他的掌握,他当然清楚,如果做不出来官家要的瓷器,最轻的都是罢官了,到时候提举修内司再派一个人,什么都不熟悉,那还不是什么都得听他的?

李康可不知道,这时候他的老对手刘轩正在等着他丢官呢!

门口的兵丁都是提举修内司的人,李响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兵丁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父亲,他心里又在想,看来父亲不但是个好父亲,也一定是个好上司,这官窑里的兵丁少说也有千人,那都是父亲的手下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幻想与现实

幻想与现实

何家四郎
世人皆言我吕奉先有勇无谋,反复无常,三姓家奴。 却不知, 若无智谋,何以安命于乱世; 若无智谋,何以周旋于诸侯; 若无智谋,何以屹立于天地; 若无智谋,何以气吞河山,平定乱世。 正义,大道,法理,德险,仁慈,无不是诸侯问鼎天下之借口。 我吕布,不过是乱世之中最纯粹的强者。 何以纯粹 只因我是 国士无双
历史 连载 45万字
隔离七日晴

隔离七日晴

大罗罗
名字铁血,内容当然也是铁血,呃,还有些阴险,这个是大罗罗一贯的风格。此外就是金手指,上一本书一开始不想开的,后来没控制住,觉得对不住读者,这本书真不开了,向伟大导师保证!就是不开金手指,咱常校长(本书主角,姓常,以后也是要当校长的)也照样要救国救民滴。嗯,这本书的思想是很好的,爱党爱国,积极要求进步,早早的就在北洋军队里面发展赤色组织,还要到北京紫禁城里面去反封建,要到巴黎和会上去丢炸弹反帝!谁
历史 连载 0万字
这个杀手好怕丑

这个杀手好怕丑

千斤顶
这是屈辱的年代,也是热血的年代 一名平日里靠耍嘴皮子吃饭的评论家突然来到弹雨纷飞的年代,他该何去何从呢?是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到抗战胜利结束还是拿起枪杆子跟小鬼子干呢?
历史 连载 131万字
欲成双

欲成双

血霸一号
立志成为商业巨头的郑斌穿越回到了五代末期,成为一个没落大家庭的少东家,面对纷乱的大时代以及即将破产的家族,他毅然选择了辅助后周世宗柴荣,振兴家业的道路。于是乎:南唐北辽,官商笑傲中俯首纳土,天下四海,大周威扬下通商称臣。 重申一下:携美看云,一呼百诺,马仔开道,权贵相连,纵横捭阖,开疆拓土……这虽然俗气了点,但,老谋子说:“一个都不能少。”
历史 连载 15万字
女主重生睡遍娱乐圈

女主重生睡遍娱乐圈

鸦巢主人
雍正一直以来在史书上都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我却喜欢他的真性情,敬佩这个满族皇帝不畏艰难敢于任事的刚果.如今现下我来写,就借个背景用用,把自己心目中的四阿哥代进去玩玩.可能不会有超时代的科技经验,民主思想也不会出现,我本就是专制遗毒影响下的封建的遗少,写三权分立立宪共和,确实难为我.各位看个热闹,捧个人场就中.
历史 连载 8万字
嫡女要狠

嫡女要狠

南明鲤火
东晋初年的士族间的家长里短。 王谢堂前燕,乌衣巷中飞,燕飞来去,见证陈郡谢氏在江东大地上崛起之路。 穿越成为历史上东晋的中流砥柱太傅谢安,是一件既幸福又烦恼的事。 家住乌衣巷,与萝莉书圣为邻,拜权臣为师,与赌棍将军为友。 吃饭、睡觉、练字、欺负兄控的弟弟、斗败儿的小妈。 再顺手打几个高门贵族的脸,收几个世家子弟当小弟,还要拐个未来皇帝当徒弟。 只是练不好书法,还得乖乖被萝莉书圣打手板。 东晋未来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