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合拍小说网hepaida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script>app2();</script>

<script>read2();</script> 内阁位于宫城的东南角,自东华门而入,往北是文华殿,往南一排廊庑,便是内阁所在。

明代内阁,最早设立于太宗文皇帝时期。

太祖皇帝废宰相,罢中书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辖六部的政治体制,这样固然使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代价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战,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应付得过来。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时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说,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为,太宗皇帝因靖难而得帝位,朝野上下虽不敢言,但终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业向天下人证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适坐这个皇位的。

这就导致太宗皇帝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上,他需要分出相当大一部分的精力,用来经略边境。

内阁和司礼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朝堂惯例,将六部及各寺监等办事机构,称之为外朝,将内宦执掌的包括司礼监在内的二十四监称为内廷。

内阁恰恰是位于外朝和内廷之间,起到调和内外,总柄机要的作用。

不过那是明后期的内阁才有的权势。

太宗皇帝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帝王,他虽然建立了内阁,但是更多的是以备咨询之用,同时,也给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一个观政参政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阁最开始设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翰林院的学子能够参与政事。

这也是有明一代,内阁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关键所在。

太祖皇帝对官员十分严苛,但是对于读书人却十分优待,翰林院作为读书人的最高机构,自创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养望之地,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后备军。

要知道,大明以科举取士,所有考上来的士子,无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之辈,心性毅力都足够,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

翰林院就是这些新科进士们用来观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毕竟是清流之地,执掌的权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诏这些东西,很难真正参与到朝政当中来。

于是太宗皇帝就设立了内阁,从翰林院当中简拔出优秀者,入直内阁,预闻机务,减轻皇帝压力的同时,也锻炼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

所以内阁的传统,就是阁臣自翰林而出,这也是明后期非翰林不得入阁的雏形。

至先皇之时,天下承平已久,先皇虽然英明果决,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样过过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样历百战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难免趋于安逸。

于是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压力,进一步抬高了内阁的地位,先皇先是将负责抄录奏疏,勘定古籍的中书科并入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又在内阁左右设制敕房和诰敕房,将翰林院录诏的权力划归内阁,同时,凡有大政,必召内阁学士商议,使内阁在朝堂当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而真正使内阁风头一时无两的,则是“三杨”之时。

先皇死后,因今上幼弱,遗命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同时,命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五位大臣辅政。

作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杨,也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下,成为了当时朝局的整个核心。

不仅以内阁之名,行使了票拟之权,更是将内阁的制度基本固定下来。

在三杨之前,内阁成员的基本来源有两个,其一是翰林学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经历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质都是以备咨询。

所有的内阁大臣,包括翰林学士在内,都不会放弃本职,仍旧在自己的衙门当中掌事。

至三杨之时,三杨以辅政大臣之名,身负三师三公之衔,虽然仍旧兼任翰林学士,但是已经将重心放在了内阁当中。

以致于正统七年,翰林院乔迁新居,落成之时,主位上竟然没有设三杨的位置,当时的翰林掌院钱习礼甚至理直气壮的道:“此非三公府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沈家真千金沈糖

沈家真千金沈糖

红楼小后宫
千古残篇石头记,自来可叹解人稀, 今我忽作梦中人,肯教众钗伤别离? 自建了一个qq群108309634,有兴趣的请加入吧~(人数已满) 书友支持第二群"红楼折钗记同好会",群号:157221767(人数已满) 书友支持第三群“红楼”,群号:118350965
历史 连载 26万字
战国杂家吕不韦

战国杂家吕不韦

逆天妖孽
战国,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 诸子百家,各思想学说大爆炸的佐证! 神医扁鹊,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医派流传下的称号! 四大名将: 王翦忠义,廉颇阴险,李牧乱伦,白起却是一豪侠之士! 被后世耻笑二千余年,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并不是眼高手低的自大狂、大白话儿,而是才智高绝的参赞谋士! 长平之战的两位主角,竟然还是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那么…… 长平之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所谓被坑杀的四十余万赵兵,到底去
历史 连载 99万字
门事件全集

门事件全集

我欲乘风归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赵振穿越到北宋天禧二年,成为了太子赵祯!  上有权欲皇后刘娥,下有五鬼之一的丁谓。  外有契丹党项虎视眈眈,内有三冗三费土地兼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刀劈御座千里亲征的赵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虽大寸土必争,举国弈棋,我愿为卒!”  本文不太监不烂尾……欢迎试毒!
历史 连载 314万字
异世邪君txt

异世邪君txt

阳光一百度
特种兵学院特种作战专业学生许青穿越到唐朝武则天称天后的两年前。武则天大权独揽,高宗李治成为傀儡皇帝。李唐皇室与武氏外戚明争暗斗,势同水火。大唐在内耗中国力急剧下降,臣服于唐的吐蕃、突厥、契丹、朝鲜先后反叛。 大唐痛失太宗李世民打下来的半壁江山。阿拉伯帝国强势崛起,蚕食西域(唐指玉门关以西的地方),西域迅速伊斯兰化,阿拉伯帝国兵锋直指大唐。大唐由太宗开启的四海升平、八方来朝的局面就此结束。
历史 连载 48万字
杜拉拉大结局

杜拉拉大结局

什么锦鲤
世人皆知将军萧樯少年得意,叱咤疆场。 无人知晓一个名字背后是被一座密院、一具棺材隔开的两个人的人生。 当她征战沙场五载,归来,却发现恩和仇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她是名慑一方的奇将。 嗜血成狂,却......妄做济世佛罗。 他是黑暗的影子。 杀人如麻,却逃不脱她目光灼灼。 且看,直女鉴婊日记: 腹黑女将勇闯跌跌撞撞复仇路,手撕白莲虐渣男,逆天改命终抱夫……【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1万字
马大婶

马大婶

一根漠竹
  三国已分天下,卧龙于五丈原出山便为丞相。白帝城托孤,阿斗托孤玄德于孔明。草船送箭逆东风。三先生此去何为?当是扬我蜀汉之威!当真?均素闻东吴乔国老有二女唤作大小乔,皆是生的国色天香,故而此去乃是拜访大哥瑾!
历史 连载 6万字